在与“德尔塔”病毒赛跑的路上
扬城处处闪耀着一种颜色——“志愿红”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
相同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为抗疫工作增添了最温暖的底色……
上阵“母子兵”并肩战疫情
陈琪是万福公司审计处负责人,疫情发生后,她所居住的文昌花园被列为高风险小区,实行封控管理。当她得知社区人手不足,急需招募志愿者协助开展抗疫工作时,二话不说便向社区报了名,立即加入到社区抗疫志愿者的队伍。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儿子赵未雨被妈妈的大爱所感染,也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抗疫。现在,他除了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还要帮助分拣生活物资、对非必要出门的居民进行劝导。
虽然母子俩同在一个社区,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时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陈琪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确实有风险,也有担心。很多次和儿子擦肩而过,总想叮嘱他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但却没有时间。赵未雨说,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自己的担当。只要一线需要,就会一直“战斗”下去。
退伍不褪色 疫情再冲锋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老兵就是一个标杆。50岁的老党员王九桃是万福公司的一名老驾驶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面对突发疫情,他积极响应城控集团党委的号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集团志愿服务队。
“我是党员,也是老兵,有战斗,我先上!”自8月11日随集团第六小组志愿服务队驻守高风险小区广福花园福欣苑开展志愿服务以来,每天早晨6:30,王九桃都会准时从家里出发到公司换车,然后马不停蹄开上装着防疫物资的应急保障车辆直奔驻点。随着小区封控管理升级,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日俱增,志愿者的工作量也随之翻倍:不仅要协助社区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劝返非必要出门的居民、帮助居民跑腿买药,还要分拣居民生活物资并分批送至每个楼栋……每次接到工作任务,王九桃总是第一个起身,带头行动。一天下来,组里的小年轻们腿都拖不动了,王九桃却不言一句累。在日复一日的抗疫战场上,他每天都用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本色。
伉俪共抗疫 一线守初心
吴桐和祝飘是一对90后党员夫妻。吴桐在万福公司负责前期处工作,祝飘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邗江分局工作,两人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刚满3岁。
7月底,扬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8月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一线亟需志愿者,得知消息的夫妻俩同时做出决定:报名参加志愿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于是,他们把3岁的儿子送至父母家,便分赴抗疫一线:吴桐在高风险小区广福花园福欣苑参与志愿服务,祝飘在维扬经济开发区参加抗疫。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已经有近半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想孩子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微信视频和孩子见上一面。懵懂的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正身处“疫”线,只知道他们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所以每次视频,总会问他们事情什么时候能办完?办完了早点接他回家……每每听见儿子说这句话,祝飘总是会悄悄走开,因为她不想让儿子看到她流泪的样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总会有这样的家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家庭力量,传递着爱与感动,用自己的逆行,换取更多人的健康与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还有很多像陈琪、王九桃和吴桐这样的志愿者,他们既是先行军,也是保障团。这一抹抹志愿红闪耀在扬城的阡陌小巷、温暖着每一个疫情下的扬州人。